国外留学生学术压力是国内学子无法比拟的,学术作业一个接一个。好像永远有完不成的作业。那么代写怎么才能写好呢?下面小编告诉你留学生怎么写?
一、 and
留学生中最普遍的问题,就是答非所问。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无关,是因为大家在一开始就没有抓住题目要求中的细节。为了避免这个错误,首先要做的就是多读问题,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,弄清楚问题是什么意思以及需要你回答哪些内容。
不仅能帮你分析问题还会给你介绍整体结构,教你如何选取标题、将分割成几个部分并清晰地论述内容。
要求有3种类型的关键词:
任务词汇:通常为动词形式,例如,,,,等
内容词汇:明确告诉你文章的主题是什么
限制词汇:把主题限制到一个特定的区域内
二、 and
学会使用,这是澳洲本地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工具,有一点象我们中文的同义词字典。好的也会给出一些例句,或者告诉你一些词汇语境上的差别。这样你的词汇和表达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,让你的文章表达更清晰,更具说服力。当然,的使用也有些局限性。毕竟它无法给出详细的词条解释和用法。另外MS Word软件本身也带功能。代写广告分享:
三、 and
Do 并不是说,一味地重复,甚至抄袭别人发布的文章,而是参考前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开展研究的。表述清楚:你是否同意他人的论点?你参考的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?
以下形式可以参考:
1.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,查找网上图书馆,或者 的相关文章;
2.如果你一直纠结在一个问题上,可以多读一下导师指定的参考资料,参考这些书目上面的文章;
3.当你确定用哪种参考时,在最初查阅的同时写下参考的内容,具体页数,避免以后反复查看浪费时间。
注意:一定不要直接借用别人的想法/成果,各个学校对于剽窃、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都是“零容忍”的!
4、 and
有个小工具要推荐给大家:
Cite for me是一个在线文献信息生成器,在海外写最重要的就是 list,每次好不容易码完几千字的,想起还有 list就头痛,因为文献参考不止多,关键是不同的文献类型还有不同的表示格式,跟各位同学说,如果文献引用错误还会影响整篇的质量以及分数,可以说是内容写得再好,也要功亏一篑,Cite for me这个网站大家真的是要抱紧了,简直就是深陷苦海的我们的福音!可以通过选择文献类型来自动生成正确格式的,如期刊,报纸,书籍,网站等。同时这个网站还针对不同的学校一次格式化学校的要求,都说成这样了各位还能不用嘛!
5、 and
最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 or of the main ;final 详细点来讲,要点有:
1、提及 .
2、回应 ,可以用原始语句修改下,但是不要复制粘贴原始语句。
3、总结正文Body中的要点。
要想写出一篇好一点的Essay,至少应当注意以下4个问题。
1正确认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
2同一问题只能放在一个地方讨论
3过渡
4提炼大纲中的各级标题
正确认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
所谓观点,这里泛指Essay代写的大小标题,也就是前面谈到的整理资料时,用白纸写下的用以聚拢材料的类目,即撰写大纲时的各级纲目。所谓材料就是前面谈到的直接材料、间接材料和发展材料。Essay的观点(亦即大纲中的各级纲目)是从大量的材料中抽象、提炼出来的,而不是凭空臆想的。这就要求写作者有较好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。写Essay经常碰到的一个困的、今人的难是: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材料,历史的、现实的、前人,但形不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和轮廓,构不成一个确定的见解和看法。这就牵涉到对材料的整理和消化问题,也就是“出得来”的问题。所谓“出得来”,就是让感性材料(具体的数据、事例和资料)在脑子里逐渐沉淀下去,让从感性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概念、观点和全文的轮廓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。在Essay写作中,观点与材料有一种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。首先,观点(论点)必须来源于材料,而不能先有观点再找根据。这是一个由博而约、从感性材料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。而后,再用观点统帅材料,把说明同一问题的事实和数据集中于一处,用以论证(证实或证谬)这一观点。
在写Essay时,要进行概括,就不可避免地需要“舍象”,即有条件地把研究对象从普遍联系中分离出来,暂时舍弃一些同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没有本质联系的、或者可以暂时撇开不论的情况和关系。不懂得这个道理,写Essay时总怕论述的方面不符合现实中的复杂联系,那就很难概括,而只能陷入各种情况、成份和因素交错杂揉的混乱境地。初学写Essay时,由于不懂得这种“舍象”的道理,往往不敢有意识地撇开一些情况和问题,因此不敢也不能进行概括。
同一问题只能放在一个地方讨论
在一篇Essay中,同一个问题只能放在某一章、某一节中讨论。在这个地方,你把这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、本质和特征、与左邻右舍的关系等,都交代清楚了,讨论充分了,在这篇Essay的其他地方就不能再讨论这个问题。否则,会使读者觉得你的思维紊乱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。
在一篇Essay中,同一个问题不放在一个地方讨论。这种情况如果只出现一次,读者庶几还能容忍。如果出现二次、三次,或者更多的次数,这篇Essay必然凌乱不堪,惨不忍睹,使人无法卒读。
一篇好的Essay,抽出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(一章或者一节),一定能够独立成篇,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;几个部分放在一起,又浑然一体,丝毫看不出哪一部分脱离和游移了Essay的主旨。前者主要靠“同一问题放在一个地方讨论”这个办法来解决;后者则靠下面将要介绍的“过渡”来解决。
过渡
人们阅读Essay时,有时会遇到这种现象:有些Essay单独就某一节、某一段文字看,还是颇有新意,也比较深刻的,但整篇Essay却显得支离破碎,读过以后留不下一个完整、清晰的印象。这就牵涉到一个过渡的问题。过渡,是为了使Essay前后衔接,逻辑顺畅,从而文气贯通。在Essay写作中,章与章之间,节与节之间,段与段之间,都需要过渡。尤其是表达方式由总到分或者由分到总、表述内容转换的时候,更是需要过渡。
Essay的过渡可以用词、用句或者用一段话。常用的过渡词有表示顺接的“综上所述”“由此可见”和表示转折的“然而”“尽管如此”等关联词。在段落之间实现过渡,有时用一个过渡句,这个句子能够承上启下,使两部分文意衔接起来。写Essay时,前面已经讨论了一些问题,下面要转入另一个层次的探讨,用过渡句往往无法准确地概括前面论及的所有问题,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层次。这时,就需要以整段文字来实现过渡。
有人写Essay不注意“过渡”,认为谈了前面的一些问题,自然要谈下面的问题,而不必用文字作什么交待(即过渡)。中国有句俗话,叫做“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”。对于某个问题,也许你思考、研究了几个月,认为讨论了前面的一些事情,再讨论下面的事情是顺理成章的。然而,你不用文字把曾经考虑过的一些“潜台词”表示出来,读者在阅读Essay的一瞬间又怎么能把握你的思想呢?作者写Essay时变换一下角色站在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,就能够对Essay中的“过渡”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提炼大纲中的各级标题
在前面谈到的整理资料和撰写大纲阶段,我们曾经对Essay中的各个章、节和段给予了标题。但是,当时仅仅要求标题能够统帅这一部分的资料,而没有时间做更多的深入的思考。
当一篇Essay全部写完以后,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对Essay中的大小标题重新审视一遍。一般说来,好的标题具备以下两个条件:一是能够集中地概括这一章、这一节的全部内容;二是文字简练、明确。给一篇Essay,或者一篇Essay中的章、节、段拟定标题,是一项颇见功力的工作。这项工作对于想完成任务的人至少有三个要求:一是吃透这篇Essay(或者Essay中的这一章、这一节、这一段)的全部内容;二是文字能力强;三是归纳能力强,思想比较深刻。正因为如此,报刊杂志编辑部招聘编辑时,给Essay标题几乎是一项必考的科目。评价一份报纸的质量,首先也就是看它的版面设计和Essay标题。写Essay的章法和技法很多,一一道来,一则篇幅太长,二则多中心即无中心,说多了反而不容易突出重点。初学写Essay的人,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上述四点,就能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Essay来。